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卡片】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

庚子年五月初四 乡村规划与建设 2022-08-07

全文字数 | 3369

阅读时间 | 11 分钟


专栏小卡片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于2020年开始推出传统村落知识专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靳东晓教授担任专栏主持人,为大家分享相关科研知识。


专栏主持人

 

靳东晓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

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研究工作30余年,曾主持、参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模式及政策》(中财办)、《全国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我国大城市连绵区的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中国工程院)、《全国重点镇动态发展研究》《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十三五”规划》《城市用地结构和人口规模的研究》(住建部)等研究;参与了住建部重点镇、传统村落、特色小镇遴选认定等工作。


本文作者

 

史英静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创新中心  传统村落、城市文化研究员、新闻编辑

2017年以来从事传统村落、文化研究、宣传、实践工作,先后走访160余个传统村落。参与了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系列课题,景德镇中欧城市实验室数字平台、会客厅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北京数字老城博物馆、福建传统建筑海峡租养平台建设及宣传工作;完成《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报告》、《安徽优秀村落文化遗产报告》、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传承进展及对策研究》等课题,编著出版《徽村意象》。

知识点

从全国传统村落的分布来看,呈现出了“总体分布均衡,局部相对集中”的特点。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云贵、浙皖、湘赣闽及晋南部分地区。其中,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安徽黄山、浙江丽水等地又是这些集中区的重点分布地区。


从传统村落的整体特征来看,呈现出了“年代久远”、“传统建筑分布集中”、“民居类型多样”、“国保单位占比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等优势,也存在“人口外迁”、“传统建筑破坏严重”、“产业经济实力较弱”等问题。

通过对全国5批6819个传统村落,以及第五批2666个传统村落的基础信息、传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等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传统村落在全国乃至市县的分布规律,也总结出了传统村落之于一般村落的优势与问题。


与此同时,将传统村落数据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数据进行叠加分析,我们解析了传统村落中国保单位的分布规律,探索了不同国保单位与传统村落间的依存关系。

1

传统村落呈现

“总体分布均衡,局部相对集中”

的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全国5批6819个传统村落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较明显,呈现出“总体分布均衡,局部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


从全国层面来看,传统村落在全国大部分区域、民族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分布在云贵、浙皖、湘赣闽及晋南部分地区;黑龙江、吉林、上海、天津等地区的传统村落则较少。

全国传统村落分布密度图

全国传统村落省级数量排名图

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前五的省份为西南部的贵州(724)、云南(708),中部的湖南(658),东南部的浙江(636)以及华北的山西(550),五省总计3276个传统村落,占全国总数的48%;数量位居前十的省份传统村落数量合计为5126个,占全国总数的75.17%。


从市级层面来看,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安徽黄山、浙江丽水、湘西、晋南、闽北、滇西等地区,这与今年6月2日由住建部村镇建设司与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联合认定的“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有高度一致的地方。

据统计,全国传统村落共涉及299个地级市,占全国地级市的85%。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409)、安徽黄山市(271)和浙江丽水市(257)的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国前三,占全国传统村落总量的13.7%。全国市域传统村落数量排名前十的地级市集聚了全国29%的传统村落,共有传统村落1983个。

全国传统村落市域分布数量排名图,取排名前十位

再细分到县一级别,安徽黄山的歙县以拥有148个传统村落高居县级排行榜榜首,全国县域传统村落数量排名前十的区县集聚了全国11.4%的传统村落,共有775个传统村落。排名前十的区县包括安徽黄山的歙县,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黎平县、从江县、雷山县、三都县,云南保山的腾冲,浙江丽水的松阳县、景宁县以及山西晋城的高平市、泽州县,它们成为促使其所属市以及所属省份传统村落数量排名靠前的重要原因。

全国传统村落区县分布数量排名图,取排名前十位

2

传统村落

最具历史积淀,却最易被破坏

传统村落的类型多样,就所处自然环境来看,有临海村落、近山村落、河畔村落、平原村落等。


从数据分析来看,以山地地形为主的村落占比较高。山水阻隔、交通不便、战乱较少等多种原因,为村落带来独特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为传统建筑、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等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创造了条件。如传统村落比较集中的贵州、云南、湖南、浙江、山西等省。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之说,地形地貌复杂;


湖南处于长江中游南部,湘江贯通南北形成阻隔;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腹地,东部蔓延着贯通南北的太行山脉,省内山地偏多,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钱塘江蜿蜒而外,是典型的山水江南,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


通过对第五批2666个传统村落的数据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传统村落的普遍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

传统村落的基本特点及优势


传统村落历史悠久,超过四成始建于元代。第五批传统村落中,始建于元代以前的村落占比最高,达42.27%;建于明代的位居第二,为37.10%;建于清代的排名第三,占18.83%。

传统村落中传统建筑分布集中。村落传统建筑是体现一个村落文化内涵的重要标识,是历代祖先智慧的结晶。第五批传统村落共涉及各级传统建筑40559个,其中湖南、山西、安徽、福建的传统建筑数量较多,分别占本次传统村落传统建筑总量的27.41%、11.08%、10.34%和9.53%。


传统村落的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类型多样,代表了所在地域的传统建筑风格。其中不仅有吊脚楼、徽州民居、土楼,还有四合院、窑洞等。

第五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数量分布图

传统村落民居类型分布状况

传统村落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据统计,第五批传统村落共涉及684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部分村落都拥有独特传承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曲艺文学、美术等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占比分别为22.68%、23.47%、11.84%、42.31%。

山西碛口古镇的传统布老虎制作技艺,史英静摄

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


传统村落同其它村落一样,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

大多数传统村落呈现显著的人口外迁态势。第五批传统村落中,仅有18%的村落有人口迁入现象,这类村落主要位于东南沿海一带。其它大部分村落均处于人口大量外流、迁出状态。

传统建筑保护现状堪忧。据不完全统计,第五批传统村落有近7.36%的传统建筑保护状况差、损毁严重,有约20.5%的传统建筑被闲置,有近79.44%的居住、公共传统建筑仍被使用,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损毁现象。

传统村落中遭到破坏的传统建筑——南靖葛竹村土楼

史英静摄

传统村落中遭到破坏的传统建筑——晋江塘东村古厝

史英静摄

传统村落以种植业、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经济实力较弱。第五批传统村落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地区以农耕、渔业为主。其中,20%的村落以茶叶种植为主,10%的村落以旅游相关产业为主。产业无法促进就业,无法带来经济发展,这也是迫使人口外流的主要原因。

3

传统村落

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的集中地

数据表明,传统村落是不同地域传统建筑的集中承载地。在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大量的足以代表地域建筑风格、传统营造技艺、深厚文化内涵的历代精品,其中大部分精品被列为了国家、省、市等不同级别的保护单位。我们通过将第五批传统村落与国家文保单位的数据进行叠加,看到了两者的高度重合性。


自1961年至2013年,国家共认定了42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666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共有国保单位54处,约占全国国保单位的1.2%,涉及51个行政村。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国保单位省份分布图

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国保单位类型分布图

从国保单位省份分布来看,山西省第五批传统村落中的国保单位最多,占总量的33.3%;其次是浙江省和福建省,各占总量的11.1%。在湖南、四川、河南、陕西、安徽等省份的传统村落中,均存有一定数量的国保单位。54处国保中以古建筑遗存最多,共43处,占比79.6%,比如福建省三明市田县太华镇小华村的大田土堡群等。


就山西而言,它不仅是传统村落大省,也是文物大省。它有全国8%的传统村落,也有全国70%以上的宋金以前木构建筑。从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再到砖雕、彩塑、庙宇壁画,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古迹均分布在全省各地,尤以村落居多,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


透过数据去看传统村落,会再次印证它作为中国优秀农耕文化承载地的事实。但是,当下的事实如何继续成为未来的事实?


我认为,除了山水自然阻隔可以放缓它们改变的步伐,更重要的是在于当地人对传统文化、传统村落保护的自觉性与重视程度。

备注:

文中图表均来自“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绘制人为张海荣。


 END 


下期预告

典型传统村落片区


 图文:史英静、靳东晓 



 编辑:孙一休 


专栏研讨

相关回顾

乡村旅游

【知识卡片】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海外乡村

【海外乡村】意大利朗格地区的特色农业与文化景观

【海外乡村】当代乡村空间的认知、分析与建构——评《大都市时代的乡村法国》


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

【知识卡片】历史文化名村的概念内涵

【知识卡片】“中国传统村落”的概念内涵


精准扶贫

【扶贫研讨】但文红:哀牢山故事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乡村振兴需要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